什么是老年人心源性休克?【西安高尚健康體檢】
老年心源性休克是指各種原因所致心臟泵功能衰竭,表現由于心泵衰竭,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釋放增多和早期血灌注不足所致。表現有心率增快、室性心律失常、肺底濕性啰音、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出汗等。伴意識障礙,少尿出汗等休克征象。大多由于心臟(主要是左心室)收縮成分減少或喪失,或由于心腔充盈障礙,從而導致心排量急劇減少,乃至出現休克。
老年人心源性休克有什么癥狀?
老年人心源性休克比較常見的癥狀有水腫、心律失常、肢端涼、表情淡漠、心包填塞、肺淤血、休克。
老年人心源性休克如何診斷?
1.檢查:
1.1.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測定:了解有無血液濃縮或循環(huán)血容量降低。
1.2.動脈血氣體分析和pH值測定:檢測低氧血癥和酸中毒、觀察療效。
1.3.尿量測定:膀胱留置導尿管連續(xù)觀察尿量。維持尿量>30ml/h若尿量<20mL/h提示腎功能趨于衰竭。
1.4.其他
包括血電解質乳酸濃度、腎功能等檢測。必要時測血小板、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時間、血漿魚精蛋白副凝固試驗(3P試驗)及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試驗。血培養(yǎng)及細菌學檢查等。
若有條件將病人收住加強治療病房(ICU)。嚴密觀察體溫呼吸及脈搏,并作必要的血流動力學及實驗檢查并監(jiān)測。
1.5.動脈壓監(jiān)測:除了休克早期,病人動脈壓均降低,倘若周圍血管收縮時用袖帶測血壓,測值常較實際偏低,若采用經動脈插管直接監(jiān)測血壓,維持動脈收縮壓90mmHg,平均壓80mmHg左右作為調整藥物依據,較切合實際。
1.6.中心靜脈壓(CVP)和肺動脈楔壓(PWP)監(jiān)測:自周圍靜脈插管至近右心房鄰近腔靜脈處測定CVP它反映右心室充盈壓,正常值為9~12cmH2O,低于正常為血容量不足,高于正常,提示右心功能不全或輸液量過多協助鑒別心功能不全抑血容量不足休克。肺動脈楔壓(PWP)監(jiān)測左室功能。用氣囊漂浮導管(swan-ganz)自周圍靜脈送至肺小動脈,楔嵌入測定PWP正常值為6~12mmHg。通常PWP與左室舒張末期壓(LVEDP)近似或相等低于正常值提示血容量不足,>18mmHg提示左心功能不全監(jiān)測PWP可估計血容量和監(jiān)測輸液速度,是防止發(fā)生肺水腫的一項有用指標
1.7.心排血量(CO)和心臟指數(CI):CO正常范圍3.5~5.5L/分鐘,CI為3.0~4.5L/(分鐘·m2),同時監(jiān)測PWP和CI目的是不使PWP>18mmHg的前提下,指導臨床選擇用藥,盡量提高CO水平。
1.8.心電圖監(jiān)測心率和識別心律失常。
2.診斷:心源性休克的臨床診斷依據包括以下兩點:
2.1.動脈壓降低:收縮壓低于80mmHg或較心肌梗死前降低30mmHg以上,并持續(xù)至少30分鐘。
2.2.組織器官血灌注不足現象
腦:煩躁不安或神志淡漠。腎:尿量少于20ml/小時。皮膚:濕冷。有作者還提出將心臟指數低于2.2L/(分鐘·m2),LVFP>18mmHg列為診斷標準之一。老年心肌梗死病人癥狀往往不典型,可無胸痛,早期表現可僅有血壓下降、呼吸困難或神經系統(tǒng)癥狀。因此,老年人突然出現休克時應考慮有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可能。
3.鑒別診斷:
3.1.迷走神經興奮所致的低血壓和竇性心動過速:主要見于下壁心肌梗死,給予阿托品血壓可很快回升。
3.2.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可使血壓突然下降,電復律后血壓即可恢復正常。
3.3.低血容量:嘔吐出汗、飲食攝入過少均可引起,也可能與血液重新分布有關,此種變化老年人更容易發(fā)生,此時作血流動力學檢查,左室充盈壓及心臟指數均降低。
以上就是關于“老年人心源性休克有什么癥狀?老年人心源性休克如何診斷?”的相關事項,希望可以幫到您。
(圖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