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磁共振檢查會有輻射嗎?【廣東高尚醫(yī)學影像】
最早,醫(yī)學界稱磁共振為核磁共振,大家一聽到“核”往往聯想到核輻射,現在醫(yī)學界為了打消群眾的顧慮,特意取消了“核”字,稱為磁共振,英文簡稱MRI。但很多人仍習慣稱其為核磁共振,并擔心檢查時有輻射。那么磁共振檢查究竟有沒有輻射呢?
核磁共振(MRI)是醫(yī)院里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之一,由于其對軟組織的分辨率高,能發(fā)現微小的病灶,因此在臨床上應用范圍很廣。核磁共振的工作原理是把人體放置于一個強磁場內,通過脈沖激發(fā)人體內水分子中的氫原子,產生磁共振現象從而獲得電磁信號,再經過不同梯度場的三個方向定位并通過計算機處理,最后構成圖像。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不像X光和CT用的是X射線來檢查,它是利用我們體內水分的氫原子核作為共振信號來成像的,是一種完全沒有輻射的檢查。我們人體內有大量水分,每個水分子中都有兩個氫原子核,大量的氫原子核可以形成高強度的磁共振信號。因此磁共振檢查,是沒有輻射的。
磁共振注意的安全問題
核磁共振檢查時噪音非常大,而且檢查時間比CT長,通常至少需要15分鐘以上,由于每個患者的病情輕重不同,耐受能力也不同,尤其是兒童及老人,在長時間噪音的環(huán)境下,不能挪動有可能會較難忍受,并且一些老年患者往往會患有多種疾病,如冠心病等,為防止患者可能出現的一些緊急情況,因此通常需要家屬陪同。
由于在核磁共振機器及核磁共振檢查室內存在非常強大的磁場,因此,下列人群不適宜進行核磁共振的檢查:
1. 體內裝有心臟起搏器、胰島素泵、電子耳蝸、舊式動脈瘤夾血管術后留有的金屬夾、金屬支架者等有鐵磁性金屬植入物的,嚴禁做核磁共振檢查。這是因為金屬受強大磁場的吸引會移動,可能造成體內置入的儀器失靈或造成移位,導致可能產生嚴重后果。
2. 有生命危險的危重病人、幽閉恐懼癥患者。
3. 妊娠 3 個月內的孕婦。
4. 關于心臟支架,如果是說明書已注明安全則可以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實際上,合格的冠脈支架是不含鐵磁性物質,臨床上一般建議支架 6個月以上視為安全。
(本文內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