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腦幕腦膜瘤?【西安高尚醫(yī)學影像】
小腦幕腦膜瘤(tentorialmeningionma)起源于小腦幕的任何一部分,可單純生長于幕上或幕下,也可幕上、幕下同時發(fā)生。臨床少見,小腦幕腦膜瘤占顱內腦膜瘤的3%~5%。發(fā)病年齡40一50歲,女性明顯多于男性。臨床分型較多。分為幕上型、幕下型和啞鈴型。由于小腦幕在顱內占據(jù)的范圍大,因此,小腦幕腦膜瘤的分類存在困難,Samii教授等人將小腦幕腦膜瘤分為六類:鞍旁(海綿竇)區(qū)腦膜瘤、小腦幕腦膜瘤、鐮幕腦膜瘤、巖斜區(qū)腦膜瘤、腦橋小腦角腦膜瘤和竇匯旁腦膜瘤。其中,單純的小腦幕腦膜瘤少見。
小腦幕腦膜瘤有什么癥狀?小腦幕腦膜瘤應該看什么科室?
小腦幕腦膜瘤比較常見的癥狀有麻痹、震顫、偏盲、顱內壓增高、幻視。
臨床表現(xiàn)
1.主要表現(xiàn)為:
顱內壓增高癥。小腦幕腦膜瘤為腦外生長,可以向小腦幕上、下分別生長,生長緩慢,早期很少出現(xiàn)定位俸征,晚期可以出現(xiàn)顱內壓增高和壓迫小腦、腦干以及相應腦神經的癥狀。生長在小腦幕下的腫瘤多壓迫一側的小腦,病人有一側小腦體征,如指向患側的粗大的水平眼震、指鼻和輪替動作不準確。腫瘤向幕上生長的,可以壓迫顳枕出現(xiàn)視野障礙(象限盲或者同向偏盲)。腦神經麻痹、癲癇和錐體束征比較少見。許多病人就診時有顱內壓增高癥狀。
2.幕上型:
較大腫瘤壓迫枕葉皮質,可出現(xiàn)視覺障礙如偏盲或幻視,壓迫中腦網(wǎng)狀結構可引起意識障礙,亦可出現(xiàn)錐體束征。
3.幕下型者:
小腦、腦干直接受壓,而出現(xiàn)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等小腦癥狀。
小腦幕腦膜瘤患者可前往專業(yè)正規(guī)醫(yī)院的外科、腫瘤科、神經外科科室進行診斷及治療。
小腦幕腦膜瘤如何診斷?嚴重程度怎么判斷?
診斷檢查:
1.依靠CT掃描或MRI檢查。血管造影對檢查橫竇通暢情況有幫助。在影像診斷上應該注意了解:①腫瘤向幕下還是幕上生長。②腫瘤與橫竇的關系。③小腦幕切跡前的腫瘤與腦干的關系。
2.腦血管造影檢查對較大的腫瘤或位于小腦幕切跡腫瘤是很重要的。可以了解腫瘤的染色,相應的動脈出現(xiàn)的移位,小腦幕腦膜瘤的供應動脈可以來自腦膜垂體干、硬腦膜中動脈后支、大腦后動脈、小腦上動脈、基底動脈等。在血管造影的靜脈期,可以了解橫竇、直竇、乙狀竇等是否受壓,閉摩等。
以上就是關于“小腦幕腦膜瘤有什么癥狀?小腦幕腦膜瘤如何診斷?”的相關事項,希望可以幫到您。
(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