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能查出什么疾?。俊緩B門高尚醫(yī)學影像】
除了PET-CT,磁共振(MRI)也是很多人關注的一個檢查項目。因為它和PET-CT一樣都能夠做全身疾病的篩查,而且還沒有輻射。
磁共振(MRI)也叫「核磁」「磁共振成像」,是一種很有用的「透視」檢查。但并不建議做MRI全身的檢。
一般來說MRI都是特定做一個部位的,時長大約在10-20分鐘,每個地方,不同醫(yī)院,不同設備價位都不一樣,600-3000都有。還有一點就是因MRI 檢查時間長、噪音大、空間小,所以對于幽閉恐懼癥患者簡直是噩夢。
MRI說的通俗一些,就是可以分層掃描,因為信號直接來自物體本身,且磁共振成像不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就可成像。
身體各種組織在磁共振影像顯示如下:脂肪組織,松質骨呈白色;腦脊髓、骨髓呈白灰色;內臟、肌肉呈灰白色;液體,正常速度流血液呈黑色;骨皮質、氣體、含氣肺呈黑色。
MRI優(yōu)缺點有哪些?
優(yōu)點
1.MRI對人體沒有損傷;
2.MRI能獲得腦和脊髓的立體圖像,不像CT那樣一層一層地掃描而有可能漏掉病變部位;
3.能診斷心臟病變,CT因掃描速度慢而難以勝任;
4.對膀胱、直腸、子宮、陰道、骨、關節(jié)、肌肉等部位的檢查優(yōu)于CT。
MRI效果最佳的是顱腦,及其脊髓、心臟大血管、關節(jié)骨骼、軟組織及盆腔等。
對心血管疾病不但可以觀察各腔室、大血管及瓣膜的解剖變化,而且可作心室分析,進行定性及半定量的診斷,可作多個切面圖,空間分辨率較高,顯示心臟及病變全貌,及其與周圍結構的關系,優(yōu)于其他 X 線成像、二維超聲、核素及 CT 檢查。
在對腦脊髓病變診斷時,可作冠狀、矢狀及橫斷面像。
缺點
1.和CT一樣,MRI也是影像診斷,很多病變單憑MRI仍難以確診,不像內窺鏡可同時獲得影像和病理兩方面的診斷;
2.對肺部的檢查不優(yōu)于X線或CT檢查,對肝臟、胰腺、腎上腺、前列腺的檢查不比CT優(yōu)越,但費用要高昂得多;
3.對胃腸道的病變不如內窺鏡檢查;
4.體內留有金屬物品者不宜接受MRI。
為什么磁共振檢查時間那么久?
1、 定位設置
根據預掃描的圖像來調整檢查床的位置,讓病變部位在掃描框的正中心。
2、序列選擇
序列選擇是一種編程算法,不同的序列針對不同的部位和病變類型。
3、梯度定位
磁共振的核心部位之一,根據你第一步選取掃描的位置,在這塊區(qū)域產生一個額外的磁場,讓掃描的部位和其他區(qū)域有磁場差(即梯度差),同時在這個磁場作用下體內氫原子自旋能級發(fā)生賽曼分裂,等待射頻激發(fā)產生能級躍遷。
4、射頻發(fā)射
對掃描區(qū)域發(fā)射射頻信號以激發(fā)體內的氫原子,使其發(fā)生躍遷,變?yōu)榧ぐl(fā)態(tài)。
5、線圈接收
氫原子從激發(fā)態(tài)恢復至穩(wěn)定態(tài)會釋放一定的能量,這些反饋信號會被覆蓋在患者身體部位上的線圈接收到,此時接收的是模擬信號。
6、信號傳輸
線圈信號經過模數轉換器轉換成數字信號然后傳輸至電腦上。
7、后處理
完成醫(yī)學影像學檢查之后,對所獲得的圖像進行再加工的過程。通過圖像后處理,醫(yī)生能快速的得到病人的信息,準確作出診斷。
做MRI注意事項
1、檢查期間不要輕易活動身體
MRI檢查其實就像照相,只是每一次時間曝光采集時間比較長。磁共振本身就是一個大相機,但它穩(wěn)如泰山,不會自動移動的,所以如果受檢查的患者在掃描的時候動了的話身體的某一部分活動的時候,其它部位會有不易覺察的微動,雖然患者感覺檢查部位沒有動,但掃描的圖像模糊的事實會成為證據。
2、懷孕期間不建議做MRI
雖然MRI沒有輻射,但不能確定核磁共振的磁場是否會對體內胎兒有一定的影響。
4、不要攜帶金屬
MRI檢查室內是強磁場環(huán)境,比如3.0T磁共振,磁場中心的場強是地磁場強的60000倍,即使是一個小硬幣,也會被如此強大的磁場加速到像一枚子彈一樣,所以即使一個小小的硬幣也會成為利器打的人頭破血流 。
所以做MRI是嚴禁帶金屬物品的,而且如果體內有鋼釘,鋼板,心臟起搏器和假肢的檢查者來說是嚴禁做核磁共振。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相關閱讀: